【云视网评】漫评:在“家门口”解锁增收致富“新密码”
近年来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,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。2024年,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0元,同比增长6.7%,比全国高0.1个百分点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近年来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,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。2024年,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0元,同比增长6.7%,比全国高0.1个百分点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今年以来,成都市金堂县人社局按照“因地制宜、学培结合、贴合群众、灵活多样”的工作思路,借力农民工返乡专场招聘会,大力宣传培训政策。同时通过线上发布就业培训政策宣传、线下入户走访、电话沟通等方式广泛收集返乡农民工培训意愿,并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,开设养老护理
咱农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,最怕的就是辛辛苦苦干一年,到头来却挣不了几个钱。河北邯郸的张大哥就曾有过这样的烦心事。前几年,他跟村里大多数人一样,守着几亩地种玉米和小麦。虽说不愁吃,但除去种子、化肥、农药和人工成本,每亩地一年也就挣个几百块钱。家里孩子要上学,老人
一个个马卡龙色系的木耳表面光滑,边缘微卷,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。与传统地栽模式不同,吊袋式种植通过立体悬挂菌包、喷淋系统精准调控湿度,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木耳品质。此次种植的粉色木耳品种为国内领先的“粉耳1号”,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选育,耳片肥厚
河底镇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邓孟喜介绍说:“原来这就是一条土路,天晴走的时候是灰尘土很大,下雨是泥泞,老百姓走起来都不方便。高标准农田实施以后把这条路修了,以后去地里不管是收割机还是播种耧都进地里很方便。”
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,有一个村庄名为马家小村。在当地,艺术与文化激情碰撞,不断点燃乡村经济火花,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,马家小村也成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名副其实的“活样板”。
暮春时节,草木葳蕤。走进凤泉区耿黄镇南张门村的千亩葡萄园,一排排葡萄架整齐排列,嫩绿的藤蔓沐浴着和煦春光,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一串串初生的葡萄果穗若隐若现,预示着丰收的希望。眼下正值葡萄管护关键期,种植户们穿梭于藤架间,掐蔓、抹芽、绑枝……忙碌的身影与满园生
你有没有吃过罗非鱼?这种外表平平无奇、味道也不算惊艳的鱼,如今却成了全球第四大养殖鱼类,美国鱼类消费市场的宠儿,每年全球产量超过600万吨,市场规模高达200亿美元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全球80%以上的罗非鱼产自中国,而我们却很少主动选择它。
一个个马卡龙色系的木耳表面光滑,边缘微卷,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。与传统地栽模式不同,吊袋式种植通过立体悬挂菌包、喷淋系统精准调控湿度,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木耳品质。此次种植的粉色木耳品种为国内领先的“粉耳1号”,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选育,耳片肥厚
眼下,在素有“中国青梅之乡”的漳州诏安县,迎来了青梅的采摘旺季季节。近日,在诏安县建设乡兴港社区的梅林中,放眼望去,只见青梅树上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,林中随处可见的都是果农忙碌的身影。
本文结合真实案例,解析如何利用乡村资源实现可持续增收,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。
哈喽,各位观众姥爷们,看文之前别忘了点个“关注”,下次就能找到我啦!今天又是正能量满满的一天,小妹在这祝各位大哥大姐今年顺风顺水顺财神,金银财宝进家门,身体安康不犯浑,看完记得点赞哦!
人间好时节,春浓花正香。4月21日,在新县陡山河乡胡冲村八月瓜种植基地,藤架上的八月瓜花肆意盛开,微风吹来,红花绿叶轻轻摇曳。地上的金钱草花也不甘示弱,铆足了劲儿绽放。
仲春时节,连翘花开,走进太行山深处的石家庄市井陉县,层层叠叠的金色铺满山间、绵延天际。20多年间,井陉这个纯山区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,让连翘成为大山里的“主角”。“连”接产业路,“翘”开致富门,一朵朵连翘的金色花瓣下掩映着荒山变“金山”的振兴密码。
近年来,四川南充营山县抢抓网络经济机遇,大力开展“支书主播”培育行动,在村党组织书记及后备人才队伍中建立“乡村主播人才库”,选拔了一批爱表达、懂网络、有意愿的同志,搭建“支书主播”实训基地,把直播间搬进产业园,把农产品放进直播间,让支书当起主播,为产品代言、为
“山东手造”承载着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新理念的完美结合。阳信地毯编织技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它源于明代宫廷地毯编织技术,传承至今,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,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突破。从传统的手工编织到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,阳信地毯非遗工坊
除了大田作物,近年来各地也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。近日,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种植户们正在播种生姜、天麻这些药食同源的作物,通过种植标准化、销售订单化,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“致富良方”。
4月20日,记者走进扶沟县柴岗乡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西瓜大棚里看到,翠绿的藤蔓上挂满圆溜溜的小西瓜,瓜农们在棚里精心挑选、采摘成熟的西瓜,确保上市的西瓜甜味十足又有“颜值”。据了解,目前合作社大棚内的彩虹西瓜、小吊瓜已开始上市。
姚安县“以花为媒”,深耕花卉产业,“鲜花经济”为产业发展、群众增收“增色添香”。目前,全县种植花卉2.06万亩,年产鲜切花10亿枝,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8亿元。
产业兴旺,是乡村振兴的基石,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,为农民增收架桥铺路。隆阳区丙麻乡紧扣“一村一品”战略,将沃柑精心培育成助农致富的“黄金果”。从田间采摘到线上销售,从果农丰收到车间繁忙,一幅“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”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。